學校主頁 | 部門信件 | 信息報送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綜合信息 > 高教視野 > 正文

鍛造新時代鑄魂育人的關鍵力量——全國各地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綜述

作者: 來源:  日期:2020-06-01 15:26:24 人氣: 标簽: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語重心長:“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六要”要求和堅持八個“相統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希望、對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的要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高度,對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的鄭重回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之中。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着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度評價思政課教師隊伍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重大作用,為新時代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思政課教師作為學生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鑄魂者,承擔着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責任。一年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采取切實有效辦法,在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上下足了功夫。

全面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開啟“加速度”

  “思政教育的春天來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之後,從國家到學校,都前所未有地認可和重視思政教育,這讓思政課教師們感到振奮,備受鼓舞,不少教師發出這樣的感歎。

  對全國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而言,這既是号角,又是加速器。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相關的配套政策在緊鑼密鼓地出台,一系列重磅舉措也正在落地生根發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站在“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着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戰略高度,将“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明确為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關鍵環節,賦予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新的時代使命。

  加快壯大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師綜合素質、切實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加大思政課教師激勵力度、大力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後備人才培養工作,《若幹意見》緊扣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痛點難點,完善頂層設計,推動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選拔培養高素質人才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和教育教學。

  此前,2019年7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着眼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短闆,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配備管理、素質能力、評價激勵機制等提出明确要求。

  “《意見》的總體思路非常明确,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保障。”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長期以來,師資短缺一直是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短闆,動辄數百人的粗放式“大堂課”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育人質量。随着思政工作的逐步推進,各地各校加快了師資引進和培育的腳步,朝着配齊配強的目标不斷邁進。

  在教育部近期出台的《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确提出“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公辦高校要在編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

  20人,這是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布的2019—2020年度招聘教師的名額。據了解,類似這樣發出“求賢令”的高校還有不少。

  廣東省印發《廣東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底前專職思政課教師師生比達到1∶350。

  南開大學通過“雙聘”“特聘”等方式,從經濟學院、法學院、金融發展研究院等邀請資深專家擔任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導師,在全校形成開放、流動、增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師資隊伍。

  如今,加大對思政課教師的培養、招聘、激勵等,增強他們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已成為各地各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共識。

  “為黨和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師,特别是具備‘六個要’品質的思政課教師,是師範大學的政治責任和時代使命。”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說。

  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按照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準為全體思政課教師發放崗位補貼,評選一批思政課特級教授、特級教師。

  青海省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若幹措施》,将“提高思政工作者職業地位”作為全力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10個方面之一予以明确。

  上海出台專項行動計劃,每年投入近一億元,支持複旦、華東師大兩所全國“重點馬院”,上海交大、同濟等15所市級“示範馬院”,以及更多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位點建設。

  山東、甘肅、黑龍江等省份陸續建立了全省學校思政課教師培訓基地,每年培訓思政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等近千人。

夯實基礎:千方百計錘煉思政課教師“引路人”素養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蒙以養正,聖功也。”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在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的複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級講師陳果說:“立德樹人,要從自己先立德,然後方能以德服人。”

  在幫學生扣好人生的扣子的同時,教師需要不斷審視自己的扣子是否“扣得正”。為強化師德引領,多數高校已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師德評價标準逐步完善,堅持把政治标準和師德師風表現作為人才引進、職稱評審、導師遴選、崗位考核的首要标準。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的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學利,年均200節課,每一堂課都精心準備。座談會發言代表、武漢市解放中學高級教師吳又存多年來收集了20多本思政課資料,以達到從資料中信手拈來、旁征博引的效果。

  充分發揮名優教師的引領培養作用,讓一批骨幹教師先“冒出來”。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規劃(2019—2023年)》明确,努力培養造就數十名在國内有廣泛影響的思政課名師大家、數百名思政課教學領軍人才、數萬名思政課教學骨幹。

  發言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川,緻力于将“我”變成“我們”,由他牽頭打造的“川流不息”團隊,面向全國高校和思政工作者開放,團隊成員們一起研究課程,一起做教案,共同提升自身素養。

  為整體提升思政課教師業務能力和育人水平,教育部組織開展“面對面集體大備課”,啟動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加強“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台”建設。

  衆行者遠。“有了網絡集體備課平台,我們不用‘單兵作戰’,開始走向‘集團軍作戰模式’,簡直太好了!”很多思政課教師評價。

  如今,構建跨學科、跨領域、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堅持對思政課專職教師開展分層培養培訓,正在成為各地構建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新常态。河南、天津、陝西等地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打開了教師們的視野,一大批中青年教師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育人水平得以提升。

  “這次大賽改變了我們一線教師的思政課堂,不但學生的頭擡起來了,我們思政課教師的頭也擡起來了!”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河南财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田訓龍說。

  講台上的精彩,絕不僅僅是一個教學技法問題,它更是理想信念、育人情懷的綜合體現,在座談會上交流發言的幾位思政課教師以實際行動做出了榜樣。

  作為一名有70年黨齡的老黨員,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退休教授林泰從未忘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堅守三尺講台,将課堂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陣地。

  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建軍看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高度、教育家的溫度,“三者結合才能承擔起立德樹人的神聖使命”。

  “你是一名中國教師,要用中國心做好中國的教育。”學校老校長的這句話,20多年來一直刻在西安興華小學二級教師王良的心中。

  在山東棗莊市,各中小學每周至少要組織一次政治理論學習活動,并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要學習内容。

  同時,一大批自律嚴、人格正,來自社會大舞台的思政課教師,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播正能量,已成學生喜愛并願意追随的人。

  在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帶頭開講,知名教授、行業專家登台授課,黨政領導、模範人物現身說法,更多有信仰的人站上了講台講信仰。他們來到課堂為學生上課,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層,做實做細思想政治教育。

重點突破:探索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之路

  作為信息技術專家,在課堂上,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莉總會向學生講起“算法”。

  但這算法,不隻是專業計算機知識,還有關乎學生未來的“人生算法”——她向學生解讀“人工智能”“互聯網+”等被納入國家戰略的意義與價值,增強了學生的曆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這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殷切期望。

  用好“鹽”,做鮮“湯”,靠的還是選好“廚師”。讓所有任課教師都能挑起“思政擔”,在各類各門課上都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大思政教育體系正在形成。

  在武漢大學,專業課堂上出現了濃濃的“思政味”。六院士團隊20餘年堅持面向本科新生開設專業基礎課“測繪學概論”,将無形的價值觀教育與有形的專業知識傳授深度融合,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載體。

  座談會發言代表、高級教師陳明青所在的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政治、曆史、語文教師一起備課,是常有的情景。“作為政治教師,就要努力和不同學科教師做好溝通工作,同向同行,讓學生接受全方位、多維度的教育。”陳明青說。

  上海實施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大力實施全員全覆蓋分類培訓體系,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不斷有效推進。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認知也在悄悄變化。思政工作從以前的單一學科教師“單兵作戰”轉向“全員育人”,“課程思政”正成為教師們的自覺行為。

  機制創新的核心是評價體系創新,進而帶動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各環節各方面的創新。《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革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實效的導向,制定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崗位特點相匹配的評價标準。

  各地結合實際,在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評價激勵機制導向、職稱評聘、評優樹先、績效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實招、硬招。山東濰坊建立與職稱評聘、評先樹優、績效激勵等挂鈎的思政課教師任職資格制度,以及與師德考核、業績評價等挂鈎的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教育部明确,堅持以思政課教學為核心的科研導向,進一步提高教學和教學研究占比,堅決克服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問題,要将教學效果作為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的根本标準。

  “将教學效果作為最關鍵标準,這足以體現國家重視思政課教學的導向。”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研室副教授劉明明表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思政課教師處于最好的曆史時代,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将教學放在第一位。”

  在激勵機制上,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中進一步要求,把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中的優秀分子納入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在“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四個一批”等人才項目中加大傾斜支持力度。

  天津、北京等多地多校出台舉措,完善激勵機制,鼓勵優秀輔導員、專職黨務幹部、專業教師轉崗擔任思政課教師,并單獨研究制定以教學效果為核心的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審标準,單設職稱比例、評審組,獨立開展職稱評審。

  立德樹人,久久為功,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立足新時代,“施工圖”已經繪就,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正昂首闊步走來。(教育部 )



本文網址:1979.htm
Baidu
sogou